2025年陕西高考物理类600分左右(598分、599分、600分、601分、6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陕西理科考生60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陕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陕西高考分数线,陕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5分。陕西理科60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陕西物理类6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空军军医大学(最低598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97分)、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95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护理类)(最低591分)。
省外:上海大学(最低602分)、南京邮电大学(最低601分)、兰州大学(最低600分)、中国政法大学(最低599分)、中南大学(最低59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陕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8976名到第9198名,共有22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陕西物理类6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空军军医大学 | 公办 | 598 | 9482 | 本一 |
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597 | 9725 | 本一 |
3 | 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595 | 10043 | 本一 |
4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护理类) | 公办 | 591 | 10910 | 本一 |
2、2025陕西物理类6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中山大学(国家专项) | 公办 | 602 | 8606 | 本一 |
2 | 中国农业大学 | 公办 | 602 | 8691 | 本一 |
3 | 上海大学 | 公办 | 602 | 8615 | 本一 |
4 | 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601 | 8891 | 本一 |
5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公办 | 600 | 9047 | 本一 |
6 | 华东理工大学 | 公办 | 600 | 9003 | 本一 |
7 | 兰州大学 | 公办 | 600 | 9195 | 本一 |
8 | 中国政法大学 | 公办 | 599 | 9256 | 本一 |
9 |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公办 | 598 | 9535 | 本一 |
10 | 中南大学 | 公办 | 598 | 9447 | 本一 |
以上“2025年陕西高考物理类6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陕西录取线都在600分左右(共有7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把握世界高等教育规律,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定位,创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围绕理、工、医、文4大领域建立了8大平台、30个研究院和400多个科研基地、智库,深入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中山大学简介: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过部省共建,在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
中山大学校歌中山大学校歌,创作于建校初期,由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作词,陈洪作曲。她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激励和团结中山大学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为贯彻中山大学创办人——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勤奋学习,奋发自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南京邮电大学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教学机构,在浦口区设有办学点,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279万余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文献齐全、富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