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陕西高考57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文科)

更新:2025-03-09 12:25:38 新高考网

2025年陕西高考历史类575分左右(573分、574分、575分、576分、5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陕西文科考生57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陕西高考57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文科)

参考陕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陕西高考分数线,陕西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88分。陕西文科57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陕西高考57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陕西历史类57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专项)(最低562分)、陕西师范大学(最低559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最低555分)、西北大学(最低553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最低551分)。

省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专项)(最低577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最低576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最低575分)、西南财经大学(最低574分)、北京交通大学(最低573分)。

二:陕西历史类57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5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陕西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440名到第1488名,共有4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陕西历史类5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专项)公办5622192本一
2陕西师范大学公办5592440本一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5552788本一
4西北大学公办5532974本一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公办5513138本一

2、2025陕西历史类5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专项)公办5771346本一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公办5761419本一
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办5751470本一
4北京邮电大学公办5741542本一
5中央民族大学公办5741540本一
6中国海洋大学公办5741507本一
7西南财经大学公办5741534本一
8北京交通大学公办5731563本一
9电子科技大学公办5781310本一
10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专项)公办5781340本一

以上“2025年陕西高考历史类5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陕西录取线都在575分左右(共有5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陕西历史类57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辟了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设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是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承担建设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

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占地面积1000余亩;各校区均具备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在河北省黄骅市建有北京交通大学海滨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在北京市丰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丰台轨道交通“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基地;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建有深圳研究院、长三角研究院,为拓宽社会资源,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11月,雄安校区开工建设,开启学校一校多区协调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