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455分左右(453分、454分、455分、456分、4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江西物理类考生45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江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江西高考分数线,江西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8分。江西物理类45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江西物理类45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昌理工学院(最低457分)、九江学院(最低456分)、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最低455分)、南昌工学院(最低454分)、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最低453分)。
省外:保定理工学院(最低457分)、安徽外国语学院(最低456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最低455分)、温州商学院(最低454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最低45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江西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5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41228名到第142406名,共有117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江西物理类4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南昌理工学院 | 民办 | 457 | 139290 | 本科 |
2 | 九江学院 | 公办 | 456 | 140409 | 本科 |
3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 民办 | 455 | 141516 | 本科 |
4 | 南昌工学院 | 民办 | 454 | 143120 | 本科 |
5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民办 | 453 | 143863 | 本科 |
2、2025江西物理类4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杭州师范大学 | 公办 | 457 | 139284 | 本科 |
2 | 保定理工学院 | 民办 | 457 | 139477 | 本科 |
3 | 辽宁工业大学 | 公办 | 456 | 140108 | 本科 |
4 | 安徽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456 | 140384 | 本科 |
5 | 浙江传媒学院 | 公办 | 455 | 141698 | 本科 |
6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455 | 142375 | 本科 |
7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454 | 143179 | 本科 |
8 | 温州商学院 | 民办 | 454 | 143147 | 本科 |
9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公办 | 453 | 144338 | 专科 |
10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453 | 144600 | 本科 |
以上“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4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江西录取线都在455分左右(共有36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简介:
江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教育改革试点高校
保定理工学院简介:
保定理工学院,前身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是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8年,转设更名为保定理工学院。
学校设有资源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教学单位。现开设地质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环境设计、学前教育等4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学为特色,工科为主体,理、经、管、文、艺、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简介: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江南水乡、鲁迅故里——浙江绍兴,始创于1981年,2008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被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打造“人才高地”,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模式,拥有一支高效精干、结构合理、发展后劲充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47%,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27%。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近100名。学校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国境外研修计划”、设立“张巨昌教育奖”等,为教师发展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平台,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