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考280分左右文科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更新:2025-02-27 12:27:27 新高考网

2025年青海高考历史类280分左右(278分、279分、280分、281分、2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文科考生2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青海高考280分左右文科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11分,本二批分数线为382分,专科批分数线为150分。青海文科280分已经达到专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专科批次院校!

一、青海高考28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历史类2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4所):

省外: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82分)、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最低281分)、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低280分)、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最低278分)。

二:青海历史类2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8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2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4200名到第14252名,共有5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青海历史类2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公办28214143专科
2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办28214143专科
3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公办28214143专科
4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28214143专科
5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民办28114199专科
6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公办28014252专科
7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公办28014252专科
8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公办28014252专科
9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办28014252专科
10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民办27814354专科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历史类2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280分左右(共有88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青海历史类2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地处“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市,毗邻武汉·中国光谷,是华中地区的唯一一所生态类高校,培养美丽事业建设者的摇篮;是世界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也是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十大职业教育品牌、省级文明单位(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729亩,校外实习基地1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19亿元,图书馆藏书75.3万册。学校建有林业3S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处理技术、茶叶加工、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花艺设计、古建筑设计与施工、园林产教融通实践中心、室内设计、木材工艺、家具制作、数媒设计、智慧旅游、财务云共享、京东电商生产性实训、智慧林业物联网、信息安全、云计算、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等100多个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基地。学校建有智慧林业产业学院、湖北园林产教联合体、湖北殷祖园林古建产业学院、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学院、新华三数字技术产业学院等10余个“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院所,以及林业调查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创美装饰设计、非遗传承、生态旅游、佳影传媒等10余个工作室,并建有12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2018年3月,喀什职业技术学院以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为依托,在整合优化地区职业教育(喀什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喀什卫生学校、喀什师范学校、喀什财贸学校、喀什水利水电学校和喀什艺术学校)办学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并于2019年5月在教育部备案成功,同年9月招生。

学院开设有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等27个中职专业和酒店管理等18个高职专业。学院成立至今,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集体等各类荣誉16项,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12项。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山东省“3+2”专本贯通培养试点院校、教育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委员单位。建校以来,传承发扬“兼爱至善 笃学励能”校训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图书资料80余万册,教学实训设备资产约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近5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来自山东、黑龙江、广东、江苏、内蒙古、四川等18个省份。先后获得山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人社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山东教育报》等官媒多次刊文报道学校产教融合、师资建设和立德树人的典型案例。

学校坚持教学中心、育人核心,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德育内容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考核体系,构建完善“十大育人”格局。深入开展“卓越匠心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卓越匠心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打造全国匠心文化新高地,塑造“德厚技高能强”人才特色。“大思政课”深入推进,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实施“卓越工匠”培养计划,打造工匠品牌,近年来获得综合类技能大赛国家二等奖以上7项、省级一等奖5项、2023年还实现了国赛一等奖、“金砖职赛”一等奖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资格的突破;行赛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17项,“技能兴鲁”竞赛一等奖30余项。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获得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和山东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多个学生实践团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扎实推进“发展型”学生奖助体系改革,“奖、贷、勤、补、助、减”一系列奖助措施完善,多位同学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毕业生倪玉浩被评选为“齐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校团委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