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高考理科340分左右(338分、339分、340分、341分、3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理科考生3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根据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得知,内蒙古理科:本一434分;本二333分。内蒙古理科34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4年内蒙古理科3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内蒙古民族大学(高收费)(最低342分)、赤峰学院(高收费)(最低342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最低341分)、呼伦贝尔学院(高收费)(最低338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高收费)(最低343分)。
省外:白城师范学院(最低342分)、岭南师范学院(最低341分)、商丘师范学院(最低340分)、红河学院(最低339分)、黑河学院(最低338分)。
根据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系统提供的数据:2023年内蒙古理科考生高考成绩为340分,位次区间为:57634~57968名;同分人数:335人,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4内蒙古理科340分左右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内蒙古民族大学(高收费) | 公办 | 342 | 57291 | 本二A |
2 | 赤峰学院(高收费) | 公办 | 342 | 57291 | 本二A |
3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公办 | 341 | 57633 | 本二A |
4 | 呼伦贝尔学院(高收费) | 公办 | 338 | 58641 | 本二A |
5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高收费) | 公办 | 343 | 56992 | 本二A |
内蒙古理科340分可上院校(238所)完整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2024内蒙古理科340分左右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青海民族大学 | 公办 | 342 | 57291 | 本二A |
2 | 白城师范学院 | 公办 | 342 | 57291 | 本二A |
3 | 西北师范大学(B) | 公办 | 341 | 57633 | 本二B |
4 | 岭南师范学院 | 公办 | 341 | 57633 | 本二A |
5 | 沈阳师范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340 | 57968 | 本二A |
6 | 商丘师范学院 | 公办 | 340 | 57968 | 本二A |
7 | 廊坊师范学院(B) | 公办 | 339 | 58308 | 本二B |
8 | 红河学院 | 公办 | 339 | 58308 | 本二A |
9 | 通化师范学院 | 公办 | 338 | 58641 | 本二A |
10 | 黑河学院 | 公办 | 338 | 58641 | 本二A |
内蒙古理科340分可上院校(238所)完整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2024年内蒙古高考理科3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340分左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白城师范学院简介:
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西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2002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廊坊师范学院简介:
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一辈辈用生命叠加成教育灯塔,延伸着龙凤之城的文化高度;
薪火相继,砥砺而行。一代代用血脉传承着文化衣钵,接力着慷慨燕赵的精神风骨;
与时俱进,踏歌而行。一次次用灵魂演绎着人文著作,推动着社会进步的文化引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