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海高考39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更新:2025-03-01 14:32:36 新高考网

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390分左右(388分、389分、390分、391分、3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3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青海高考39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青海理科39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青海高考39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物理类3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青海师范大学(最低384分)。

省外:常州大学(最低392分)、四川外国语大学(最低391分)、嘉兴大学(最低390分)、南昌师范学院(最低389分)、南京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388分)。

二:青海物理类39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5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3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0536名到第10663名,共有12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青海物理类3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青海师范大学公办38411486本一

2、2025青海物理类3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南昌航空大学公办39210419本一
2常州大学公办39210419本一
3南通大学公办39110535本一
4四川外国语大学公办39110535本一
5湖北工业大学公办39010663本一
6嘉兴大学公办39010663本一
7山西医科大学公办38910781本一
8南昌师范学院公办38910781本一
9浙江理工大学公办38810900本一
10南京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38810900本一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3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390分左右(共有15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青海物理类39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青海师范大学简介:

简史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平台现有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民委“藏汉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五省区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训中心,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被授牌为“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青海基地”。建有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实验室、青海省物联网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青海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培训中心、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等6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及“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其中,成立有芯片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艺术产业学院等4个现代产业学院和1个卓越工程师学院。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400余人,国际学生800余人。

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拥有2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