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370分左右(368分、369分、370分、371分、3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3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青海理科37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类3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青海民族大学(最低359分)、青海理工学院(最低358分)、青海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354分)、青海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353分)、青海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350分)。
省外:江苏理工学院(最低372分)、邢台学院(最低371分)、哈尔滨师范大学(最低370分)、吉林财经大学(最低369分)、湖南工业大学(最低36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3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3334名到第13467名,共有13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青海物理类3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青海民族大学 | 公办 | 359 | 15100 | 本一 |
2 | 青海理工学院 | 公办 | 358 | 15256 | 本一 |
3 | 青海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354 | 15866 | 本一 |
4 |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353 | 16023 | 本一 |
5 |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350 | 16474 | 本一 |
2、2025青海物理类3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广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372 | 13192 | 本一 |
2 | 江苏理工学院 | 公办 | 372 | 13192 | 本一 |
3 | 温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371 | 13333 | 本一 |
4 | 邢台学院 | 公办 | 371 | 13333 | 本一 |
5 | 宁夏大学(民考汉预科) | 公办 | 370 | 13467 | 本一 |
6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公办 | 370 | 13467 | 本一 |
7 | 云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369 | 13612 | 本一 |
8 | 吉林财经大学 | 公办 | 369 | 13612 | 本一 |
9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368 | 13771 | 本一 |
10 | 湖南工业大学 | 公办 | 368 | 13771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3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370分左右(共有208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2个教学学院,2个国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和1个省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化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共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史类本科专业19个,占比为32%,理工类本科专业35个,占比为58%,体育艺术类本科专业6个,占比10%,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现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温州医科大学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436亩。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08万册、电子文献99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学术杂志《Eye and Vision》进入SCIE学术期刊,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设有2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保持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排行榜综合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稳居全国眼科专科医院第1名。
河南师范大学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学校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1个,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项。在Nature、Science、PNAS、JACS、ANGEW、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环境科学、中原文化及殷商甲骨文研究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部分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以抗肿瘤、抗病毒系列核苷类药物和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等为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了产业化,阿兹夫定作为我国首个口服治疗新冠病毒感染1类新药获批上市。
2021年贵州多少分能上同济大学?(附2012~2021年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