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52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青海理科52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类52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西北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527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526分)、重庆大学(最低525分)、山东大学(最低522分)、湖南大学(最低521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2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154名到第1174名,共有2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青海物理类5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北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527 | 1132 | 本一 |
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526 | 1153 | 本一 |
3 | 电子科技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525 | 1174 | 本一 |
4 | 重庆大学 | 公办 | 525 | 1174 | 本一 |
5 | 山东大学 | 公办 | 522 | 1235 | 本一 |
6 | 厦门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521 | 1265 | 本一 |
7 | 湖南大学 | 公办 | 521 | 1265 | 本一 |
8 | 天津师范大学 | 公办 | 519 | 1315 | 本一 |
9 | 中国农业大学 | 公办 | 518 | 1341 | 本一 |
10 | 北京交通大学 | 公办 | 515 | 1447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525分左右(共有2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重庆大学简介: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近20个。创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研究生全球学术课程、全球学术前沿学科系列讲座项目,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致力于中华文化推广,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留学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课硕博项目4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300余门。
湖南大学简介: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学校现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达297人次,其中两院院士全职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1个。
中国农业大学简介: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1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将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担当精神与奉献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国家服务保障任务,曾获得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北京市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先进集体、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上级表彰。号召青年志愿者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组织青年突击队在抗汛救灾、灾后重建、除雪铲冰等任务中展现青年担当。志愿者的优异表现受到中青报等媒体报道;组织青年常态化参与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组织万余名志愿者赴首都各区街道、社区一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专业优势,打造垃圾分类、乡村环境美化等志愿服务千余项,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志愿项目“智慧助农,筑梦田野”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多个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学校体育以“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达标管理、四年一贯”为指导思想,立足“教会、勤练、常赛”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体能课+专项基础课+体育俱乐部课”三层次课程体系,创新建立“理论+专项实践+身体综合测试+课堂思政+课外体育活动”五位一体的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身体综合测试一票否决”的制度,从目标、机制、路径上做到有效保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课内外体育活动全面开花,成绩斐然。在高水平赛事中,学校橄榄球队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我校高水平足球队又一次荣获首都高等学校男子足球联赛(超级组)冠军;田径队近年来也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北京高校运动会中多次获得单项冠、亚军。此外,普通生竞赛日益活跃,2023年我校参加首都高校比赛项目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达到40项。排球、足球等多个项目获得历史最佳战绩,特别是我校橄榄球连续7年获得首都高等学校春季触式橄榄球比赛甲组冠军。学校2021年成立美育教学中心,围绕“崇农尚美”育人理念,开展美育浸润计划,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大力建设美育通识课,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曲艺、书法、建筑、摄影等艺术门类,采用“理论+鉴赏+实践”模式创新教学;打造“禾美大讲堂”“禾下美育沙龙”等特色品牌活动,邀请艺术家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发掘美育赋能乡村振兴潜力;建设“无墙美术馆”,营造全环境美育氛围。目前学校有8个建制完善的学生艺术团,包括舞蹈团、合唱团、管乐团、戏剧团、民乐团、弦乐团、音乐剧团、主持人团。合唱团和管乐团连续多届通过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评估验收。近年来,学生艺术团参与校级文艺活动、国内外文艺交流等累计百余次,曾受国家委派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希腊国际音乐节;参与市级以上艺术类赛事50余场,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最佳创作奖等80余项荣誉;着力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文艺作品,原创校史剧《稼穑之歌》斩获全国“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唯一最高奖项“金刺猬”奖。
2024年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一本(附2023~2012年省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