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690分左右(688分、689分、690分、691分、6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理科考生6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内蒙古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1分。内蒙古理科69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6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复旦大学(最低690分)、上海交通大学(最低693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684分)、浙江大学(最低683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低679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内蒙古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71名到第78名,共有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内蒙古物理类6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90 | 78 | 本一A |
2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办 | 693 | 61 | 本一A |
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84 | 128 | 本一A |
4 | 浙江大学 | 公办 | 683 | 141 | 本一A |
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公办 | 679 | 177 | 本一A |
6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76 | 207 | 本一A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70 | 305 | 本一A |
8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69 | 325 | 本一A |
9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669 | 325 | 本一A |
10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69 | 325 | 本一A |
以上“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6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690分左右(共有1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秉持“强精优特”学科建设理念,坚持扬工强理重交叉,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位于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浙江杭州。其前身是由1912年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国人最早自办的西式医学院校)和1945年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升格为浙江医科大学,1999年,在浙江大学并校发展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延揽优秀师资,汇聚科学英才。学院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有博士生导师715人,硕士生导师994人,学科顶尖人才3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2人,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医德标兵”“全国最美医生”等一批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从陕北公学时期至今,学校共培养了38万余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新中国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第一位博士,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博士,第一批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专业的博士皆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均出自人大人之手。进入新时代,学校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在学学生28224人,其中本科生11749人、硕士生11400人、博士生50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