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西高考6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2-10 12:45:50 新高考网

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680分左右(678分、679分、680分、681分、6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江西物理类考生6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江西高考6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江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江西高考分数线,江西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8分。江西物理类68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江西高考68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西物理类6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清华大学(最低681分)、北京大学(最低680分)、上海交通大学(最低679分)、复旦大学(最低676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674分)。

二:江西物理类6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江西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5名到第41名,共有7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江西物理类6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清华大学公办68134本科
2清华大学公办68040本科
3北京大学公办68037本科
4上海交通大学公办67948本科
5复旦大学公办67670本科
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办674103本科
7复旦大学医学院公办671143本科
8复旦大学公办665256本科
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办664293本科
10复旦大学公办663328本科

以上“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6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江西录取线都在680分左右(共有2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江西物理类6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设有本科专业10个: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现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9个(医学门类6个,非医学门类3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医)、护理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设有直属院所平台14个: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科学部、脑科学转化研究院、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筹)、智能医学研究院(筹)。有附属医院18所(含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筹)。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学校建有上海数学中心、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观测台站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医学中心4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创新引智基地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勤保障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5个;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中国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落户复旦。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