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贵州高考59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1-18 13:55:29 新高考网

2025年贵州高考历史类595分左右(593分、594分、595分、596分、5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贵州历史类考生59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贵州高考59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参考贵州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贵州高考分数线,贵州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2分。贵州历史类59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贵州高考59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贵州历史类59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北京交通大学(最低597分)、西南财经大学(最低596分)、中国传媒大学(最低595分)、北京科技大学(最低594分)、陕西师范大学(最低593分)。

二:贵州历史类59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8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贵州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091名到第2162名,共有7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贵州历史类5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华南理工大学公办5972005本科
2北京交通大学公办5972009本科
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公办5962057本科
4西南财经大学公办5962078本科
5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办5952162本科
6中国传媒大学公办5952155本科
7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办5942202本科
8北京科技大学公办5942207本科
9江南大学公办5932268本科
10陕西师范大学公办5932294本科

以上“2025年贵州高考历史类5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贵州录取线都在595分左右(共有88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贵州历史类59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跻身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

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弘扬“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大力推进“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建设,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 ),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CASS),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致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

历史上曾集聚了郭沫若、范文澜、陈垣、潘梓年、金岳霖、陈翰笙、郑振铎、吕振羽、侯外庐、吕叔湘、冯至、尹达、于光远、孙冶方、许涤新、钱俊瑞、丁声树、夏鼐、何其芳、刘大年、顾颉刚、俞平伯、罗尔纲、贺麟、钱锺书、宦乡、张友渔、徐梵澄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320多个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学校持续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快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等240余所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友好合作关系,持续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