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甘肃高考55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09 14:10:34 新高考网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55分左右(553分、554分、555分、556分、5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甘肃物理类考生55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甘肃高考55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参考甘肃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甘肃高考分数线,甘肃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0分。甘肃物理类55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甘肃高考55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55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兰州大学(最低553分)、兰州交通大学(最低552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548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543分)、兰州交通大学(最低540分)。

省外:天津医科大学(最低557分)、中国矿业大学(最低556分)、暨南大学(最低555分)、吉林大学(最低554分)、南京审计大学(最低553分)。

二:甘肃物理类55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1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甘肃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5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4217名到第14481名,共有26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甘肃物理类5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兰州大学公办55315026本科
2兰州交通大学公办55215301本科
3西北师范大学公办54816419本科
4西北师范大学公办54317875本科
5兰州交通大学公办54018752本科

2、2025甘肃物理类5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南大学公办55713966本科
2天津医科大学公办55713966本科
3中央民族大学公办55614216本科
4中国矿业大学公办55614216本科
5苏州大学公办55514481本科
6暨南大学公办55514481本科
7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办55414758本科
8吉林大学公办55414758本科
9东北财经大学公办55315026本科
10南京审计大学公办55315026本科

以上“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甘肃录取线都在555分左右(共有31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甘肃物理类55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稳培引用”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306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3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64人。有研究生导师2400人;在站博士后339人;临床医学教授123人、副教授262人。有两院院士(含兼职)2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神农青年英才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8人;中国女科学家奖4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1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3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06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6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0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75人;陇原青年英才37人。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18人,其中正高级807人,副高级1726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44人次,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及青年拔尖人才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

中央民族大学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