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类590分左右(588分、589分、590分、591分、5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黑龙江历史类考生5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黑龙江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黑龙江高考分数线,黑龙江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10分。黑龙江历史类59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黑龙江历史类5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东北农业大学(最低592分)、东北林业大学(最低585分)、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580分)、齐齐哈尔大学(最低567分)、东北林业大学(最低565分)。
省外:北京林业大学(最低592分)、北京化工大学(最低591分)、东北师范大学(最低590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最低589分)、南京理工大学(最低58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黑龙江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583名到第1613名,共有3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黑龙江历史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东北农业大学 | 公办 | 592 | 1533 | 本科 |
2 | 东北林业大学 | 公办 | 585 | 1858 | 本科 |
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公办 | 580 | 2101 | 本科 |
4 | 齐齐哈尔大学 | 公办 | 567 | 2840 | 本科 |
5 | 东北林业大学 | 公办 | 565 | 2981 | 本科 |
2、2025黑龙江历史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南交通大学 | 公办 | 592 | 1533 | 本科 |
2 | 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592 | 1533 | 本科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公办 | 591 | 1582 | 本科 |
4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公办 | 591 | 1582 | 本科 |
5 | 东华大学 | 公办 | 591 | 1582 | 本科 |
6 | 北京化工大学 | 公办 | 591 | 1582 | 本科 |
7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90 | 1613 | 本科 |
8 | 郑州大学 | 公办 | 589 | 1652 | 本科 |
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公办 | 589 | 1652 | 本科 |
10 | 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588 | 1696 | 本科 |
以上“2025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类5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黑龙江录取线都在590分左右(共有13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齐齐哈尔大学简介: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学校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全国文明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9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9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538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头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六个一批”人才,龙江科技英才,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34人,拥有省、市领军人才梯队22个。
东北林业大学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2月,由原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原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为国防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标准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哲社基地)75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首创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快速计算方法,建立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合成了全球首个氮五阴离子盐,成果在《Science》《Nature》发表,引领国际新型高能含能材料发展;发明高温PST钛铝单晶,攻克钛铝合金室温脆性大和服役温度低两大国际性难题,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发展;研制出国内首个固态图像增强器件和红外图像信号处理专用芯片。“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71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覆盖。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