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90分左右(588分、589分、590分、591分、5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甘肃物理类考生5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甘肃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甘肃高考分数线,甘肃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0分。甘肃物理类59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甘肃物理类5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兰州大学(最低589分)、甘肃中医药大学(最低569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565分)。
省外:大连理工大学(最低592分)、江南大学(最低591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590分)、湖南大学(最低589分)、北京化工大学(最低58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甘肃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581名到第6765名,共有18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甘肃物理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兰州大学 | 公办 | 589 | 6950 | 本科 |
2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69 | 11014 | 本科 |
3 | 西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65 | 11989 | 本科 |
2、2025甘肃物理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办 | 592 | 6408 | 本科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办 | 592 | 6408 | 本科 |
3 | 江南大学 | 公办 | 591 | 6580 | 本科 |
4 | 江南大学 | 公办 | 591 | 6580 | 本科 |
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590 | 6765 | 本科 |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590 | 6765 | 本科 |
7 | 厦门大学 | 公办 | 589 | 6950 | 本科 |
8 | 湖南大学 | 公办 | 589 | 6950 | 本科 |
9 | 西南财经大学 | 公办 | 588 | 7120 | 本科 |
10 | 北京化工大学 | 公办 | 588 | 7120 | 本科 |
以上“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甘肃录取线都在590分左右(共有26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甘肃中医药大学简介: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学军,校长赵继荣。
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1042项,以第一单位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93项,获国家专利159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33部,发表学术论文2746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3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医儿科杂志》《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第二届“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第二附属医院拥有宣肺化浊颗粒、清肺通络颗粒等院内制剂130多个,姜石颗粒获评2022年“甘肃省药学发展奖”一等奖,“陇绿源”商标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
江南大学简介: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3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有在校本科生21065人,博硕士研究生12857人,留学生27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5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3项。建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点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部,全国教材先进个人1名,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60部。18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师范类专业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成立至善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AI卓越创新班、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纺织工程先进纺织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5+3卓越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申威卓越创新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体验交叉卓越创新班、英语、日语专业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创新班。
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经过65年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现有17个院(系),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600余人,研究生9200余人(其中博士17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100余人,学历留学生370余人。
2021年青海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2~2020年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