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高考53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4-12-27 18:11:39 新高考网

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530分左右(528分、529分、530分、531分、5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安徽历史类考生53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安徽高考53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参考安徽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安徽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2分。安徽历史类53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安徽高考53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历史类5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安徽工业大学(最低532分)、合肥师范学院(最低531分)、安徽工程大学(最低530分)、安庆师范大学(最低530分)、阜阳师范大学(最低530分)。

省外:大连交通大学(最低532分)、成都理工大学(最低531分)、东北电力大学(最低530分)、浙江外国语学院(最低529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低528分)。

二:安徽历史类5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9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安徽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8284名到第18623名,共有34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安徽历史类5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安徽工业大学公办53217887本科
2合肥师范学院公办53118042本科
3安徽工程大学公办53018528本科
4安庆师范大学公办53018458本科
5阜阳师范大学公办53018439本科

2、2025安徽历史类5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港澳53217896本科
2大连交通大学公办53217926本科
3天津工业大学公办53118040本科
4成都理工大学公办53118235本科
5辽宁大学公办53018440本科
6东北电力大学公办53018303本科
7四川师范大学公办52918950本科
8浙江外国语学院公办52918837本科
9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港澳52819143本科
1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办52819181本科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5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安徽录取线都在530分左右(共有29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安徽历史类5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安徽工业大学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近五年,主导制订国际标准10项,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278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4项,授权发明专利1450项,转移转化专利成果319项;2023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高强韧涂层高通量制备及断裂韧性高效表征技术和装备”,经费3200万元;“面向节能减排目标的冶金智能模型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合同经费高达2000万元,“冶金固废高值化非建材领域应用新技术”成果中3项发明专利许可额1000万元;低碳冶金技术成果助力宝武集团建成全球首台工业级低碳炼铁高炉。与省内外多个地方政府建立政学研合作联盟,共建6个实体性研究院,与宝武集团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与芜湖市共建技术创新研究院,与马鞍山市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家学院、马鞍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全省首批工程师学院。近五年,智库成果获教育部、科技部、安徽省采纳10项,获省市领导批示22项,在中央“三报一刊”、省级核心报刊发文39篇。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47所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成立安徽省首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校办高科技企业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属高校首家上市的校办企业。学校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入围全球900强,居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85位、省属高校第五、理工类高校第一。

天津工业大学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学校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国防军工特色,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天津市工程中心4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九年蝉联11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学校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现代机械装备”等特色科研优势,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学校高度重视成果转化,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建有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天津工业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

东北电力大学简介: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