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高考49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4-12-27 16:43:57 新高考网

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495分左右(493分、494分、495分、496分、4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安徽历史类考生49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安徽高考49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参考安徽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安徽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2分。安徽历史类49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安徽高考49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历史类49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铜陵学院(最低497分)、亳州学院(最低496分)、黄山学院(最低495分)、宿州学院(最低494分)、池州学院(最低498分)。

省外:锦州医科大学(最低497分)、嘉应学院(最低496分)、佛山大学(最低495分)、邢台学院(最低494分)、宜春学院(最低493分)。

二:安徽历史类49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3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安徽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1199名到第31622名,共有42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安徽历史类4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铜陵学院公办49730469本科
2亳州学院公办49630953本科
3黄山学院公办49531580本科
4宿州学院公办49431970本科
5池州学院公办49830222本科

2、2025安徽历史类4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江西师范大学公办49730507本科
2锦州医科大学公办49730603本科
3云南财经大学公办49630840本科
4嘉应学院公办49631038本科
5辽宁师范大学公办49531365本科
6佛山大学公办49531565本科
7邢台学院公办49431677本科
8邢台学院公办49431883本科
9肇庆学院公办49332026本科
10宜春学院公办49332056本科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4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安徽录取线都在495分左右(共有43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安徽历史类49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嘉应学院简介: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广东省梅州市,是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高校,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11年的办学历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国际”办学宗旨,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30多万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邢台学院简介:

学校始建于1910年,前身是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2002年更名为邢台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0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2亿元,图书总数165.5万册。现有56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科普基地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全日制在校生17666人,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92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52项。

文化育人特色鲜明。学校积极实施“文化育人工程”,重点打造“一河、一窑、一址、一历史生态文化校园”项目。依托四师旧址建设了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建成了“邢窑白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北方古陶瓷研究中心、郭守敬研究中心、河北省太行山文化研究基地、历史文化学院、影视产业学院等平台,挖潜邢襄历史底蕴,打造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宜春学院简介: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沪昆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近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15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3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0余部;在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