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互联网金融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陕西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福建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陕西省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陕西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福建理工大学(431分)、云南财经大学(420分)、兰州财经大学(41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福建理工大学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二批 | 431 |
2 | 云南财经大学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二批 | 420 |
3 | 兰州财经大学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二批 | 418 |
1、福建理工大学
福建理工大学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7年开始举办工科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与福建建筑工程学校,并随时代更迭几易其名,曾于1960年分别更名为福建机电学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新一轮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2023年6月,教育部同意福建工程学院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产业为重点的8大专业集群。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2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6个,国家级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1个。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4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专业认证评估通过数居省内高校第二、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2、云南财经大学
【办学历程】云南财经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1979年开办财贸大专班,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开始全日制本科教育;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6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获得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在云南省昆明市办学,设有龙泉路校区和安宁校区,共占地213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经过70余年发展,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兼有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对外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各国及港澳台地区招收涵盖语言、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学生,为外交部批准的外国人来华签证邀请函核发单位暨免于核实主体单位。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高校和机构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项目总数居云南高校之首。与泰国兰实大学合作成立“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境外办学机构,面向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招生,开展学历教育和商务培训。作为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承办了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学历学位教育项目和短期培训项目,共计培养了来自101个国家4000余名政府官员。现与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缅甸等40余个国家的高校或机构开展有长短期交换生合作项目。
3、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重要的财经类院校,是黄河流域上游唯一一所具有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财经大学。学校起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甘肃职工财经学院并入兰州商学院;2002年,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4年,甘肃省计划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设立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被教育部增列为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对口支援高校。率先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和“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先后与英国、法国、美国、白俄罗斯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联合建立了“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建国内首个全日制“1+2+1”项目中美大学实验班,开设全日制“1+2+1”项目中俄大学实验班和国际商务中英本硕实验班。成立“中亚商学院”、“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新加坡丝路孔子学院”,积极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的平台。
相关推荐:
辽宁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