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9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安外国语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内蒙古招生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安外国语大学(464分)、大连外国语大学(439分)、兰州财经大学(370分)、红河学院(359分)、黑河学院(34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一批 | 464 |
2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一批 | 439 |
3 | 兰州财经大学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二批 | 370 |
4 | 红河学院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二批 | 359 |
5 | 黑河学院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二批 | 346 |
6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独立学院)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二批 | 332 |
7 | 大连财经学院(民办)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二批 | 332 |
8 | 大连艺术学院(民办)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二批 | 329 |
9 | 三亚学院(民办) | 跨境电子商务 | 本科二批 | 329 |
1、西安外国语大学
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23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经过72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形成突出外语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格局,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总占地面积1593亩,建筑面积约106.3万平方米。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建成数字校园等服务平台,拥有语言脑科学与智能言语康复陕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等现代化实验室80间。多语种翻译实验教学中心、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及国际金融投资和商务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带一路”企业全景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智慧教室77间,多媒体教室336间。图书馆馆藏文献涵盖35个语种,纸质图书期刊总量120余万册;电子图书总量18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5个。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标兵”“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2、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迄今已有60年历史。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回应时代需求,响应国家号召,服务民族复兴,在强国建设中展现“大外作为”。学校应国家外交事业需求而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事、外经外贸、教育科技等领域,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回应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需求,为国家培养实战型拔尖创新人才,先后有百余名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工作。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设有东北地区首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新文科数字人文创新实验室”。现有45个科研机构,其中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机构12个、市级科研机构8个。2018年以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8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53个优秀科研成果获辽宁省政府奖,4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校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语言教育》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语言学类扩展期刊和入库期刊。
3、三亚学院
三亚学院始建于2005年,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出资建设。作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类民办大学,三亚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自觉肩负大学使命与历史重任。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三亚学院前瞻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岛”的壮阔发展前景,共享海南健康岛、安全岛的环境生态优势,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主动引领教育改革创新,数字赋能高质量育人持续向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输出更多高层次智力成果、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而不懈努力。
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未来需求,三亚学院持续加强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大师级”人才引进,目前已建立翟明国、陈国良、容淳铭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是国内唯一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的民办高校。学校投入亿元建立海南首个百万级超算中心,运算性能位列全国高校前五;与丹麦盛宝银行合作共建的金融创新与多资产智能交易实验室获批为海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校还面向全球启动“亿元人才引进计划”,开展博士“双百计划”、中层干部学术能力提升计划、海外游学计划等,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