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3-02 11:19:52 新高考网

福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5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武汉大学。

福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福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福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武汉大学(657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19分)、河海大学(616分)、中国矿业大学(602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95分)、首都师范大学(587分)、南京工业大学(569分)、河南理工大学(524分)、河北工程大学(512分)、天津城建大学(50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657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619
3河海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616
4中国矿业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602
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95
6首都师范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87
7南京工业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69
8河南理工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24
9河北工程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12
10天津城建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06
11桂林理工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500
1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499
13山东交通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496
14河南城建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479
15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475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福建招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作为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涵盖理、工、文、管、经、法等多个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其中,地球科学学科领域进入前1‱。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课题专题)258项、省部级项目417项,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标志性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8项、(人文社科类)省部级项目608项,获授权专利6908项,获软件著作权2545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另获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全球环境变化职业中期奖、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奖项多项。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学校获批“天气气候变化与预测技术”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外专项目53项,3名外籍专家荣获江苏省外专最高荣誉“江苏友谊奖”,6名外籍专家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名单。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3、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良好。现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政府院士工作站3个,广西重点学科24个(其中5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6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3个,广西科技智库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中-挪空间信息技术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学校被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相关推荐: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