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12 15:34:40 新高考网

贵州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4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应用统计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51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师范大学。

贵州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贵州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贵州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贵州本省开设应用统计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师范大学(484分)、贵州理工学院(425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42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贵州师范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484
2贵州理工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31
3贵州理工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25
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25

2、贵州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师范大学(567分)、南京邮电大学(561分)、河北工业大学(555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48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536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526分)、江西财经大学(516分)、江苏科技大学(507分)、南通大学(507分)、青岛大学(50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南师范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67
2南京邮电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61
3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55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48
5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36
6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26
7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16
8江苏科技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07
9南通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07
10青岛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一批507
...
42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11
43河北经贸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09
44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08
45潍坊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08
46佳木斯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05
47四川旅游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05
48哈尔滨师范大学应用统计学本二批404
49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394
50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380
51珠海科技学院应用统计学本二批37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贵州理工学院

学校坚持“特色创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探索和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团队-项目-成果”一体化建设发展体系。2014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框架下,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获批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建有国家级健康智造众创空间和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共建教育部“喀斯特地区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熔盐电化反应实验基地。建有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岩溶工程地质与隐伏矿产资源特色重点实验室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特种功能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理工学院院士工作站、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建有航空轻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果酒酿造工程技术、能源化学转化新材料等3个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隐伏矿床勘测等3个团队是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有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和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共2个省级人才基地,拥有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氟硅材料工程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共建贵州磷石膏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贵阳市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校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29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800余篇,其中,近三年ESI前1%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10论文、SCI一区二区论文达150余篇。主持研制国际ISO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研制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27项。

2、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稳步提升。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近年来,全职引进和培养了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320余人具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

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建校,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世界贸易组织(WTO)讲席,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批WTO亚太培训中心(WTO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2023年获批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和数字经济人才,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和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全面依法治市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基地。

相关推荐:

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