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8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凯里学院;而在省外,有97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本省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凯里学院(421分)、贵阳学院(41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凯里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421 |
2 | 贵阳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419 |
在贵州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605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00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98分)、东北大学(593分)、哈尔滨工程大学(586分)、西南交通大学(583分)、苏州大学(582分)、河海大学(574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71分)、西南大学(56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605 |
2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600 |
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98 |
4 | 东北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93 |
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86 |
6 | 西南交通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83 |
7 | 苏州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82 |
8 | 河海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74 |
9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71 |
10 | 西南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 | 569 | ... |
88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8 |
89 | 上海建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5 |
90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375 |
91 | 南宁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4 |
92 | 厦门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4 |
93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3 |
94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373 |
95 | 广东白云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2 |
96 | 南通理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1 |
97 | 无锡太湖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二批 | 37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贵阳学院
贵阳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由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先生主持创立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1957年更名为贵阳市师范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后贵阳市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普通本科高校。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3年完成“省属省管”管理体制改革,迈上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贵阳学院钟灵毓秀,英才云集。学校现有教职工9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3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39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省委重点联系专家1人,省委联系专家8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8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7人,省高层次创新人才64人(百层次4人,千层次60人),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2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1人。省教学名师1人、“金师”9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0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学术先锋号”团队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十大”创新团队2个。
2、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49人,含聘任到高级职称专任教师834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33人;有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2人;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省学术头雁、省“百千万人才”百千层次、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30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
3、太原工业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为主,以工程应用为特色,涵盖工、理、经、管、艺、教等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确定的向应用型转变首批试点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不断加快建设与区域(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逐步形成学科群协调发展,以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院发展的新格局。拥有“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认定9门、建设10门、培育1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认定项目1项、建设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院建有15个教学实验中心,2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Visual C++程序设计与上机指导》等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多个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奖项。在“2023年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中,我校有1个中国六星级专业,5个五星级专业,7个四星级专业,16个三星级专业,排名全省第5名,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理工类第1名。
相关推荐:
甘肃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