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农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湖南本省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财政经济学院(466分)、湖南城市学院(45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466 |
2 | 湖南城市学院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453 |
在湖南招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农业大学(577分)、南京财经大学(563分)、青岛理工大学(546分)、福建理工大学(493分)、兰州财经大学(48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农业大学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577 |
2 | 南京财经大学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563 |
3 | 青岛理工大学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546 |
4 | 福建理工大学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493 |
5 | 兰州财经大学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481 |
6 | 吉林建筑大学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478 |
7 | 长春工程学院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本科批 | 45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从2020年起,学校调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学校位于“中国羽毛球运动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黑茶之乡”“‘山乡巨变’策源地”——湖南省益阳市,学校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到省会长沙的高铁仅需半个小时。
2021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谋划了学校发展新蓝图,确定了“12345”发展战略。即,明确一个发展思路:学校未来发展要坚持“党建引领、固本强基、高质量发展”思路。激发两股发展动力:改革创新力和接续奋斗力。夯实三大发展基础:一本高校基础、“双一流”高校基础、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基础。转变四种发展理念:实现从办学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的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转变。建设“五个新城院”:卓越新城院、创新新城院、效能新城院、智慧新城院、幸福新城院。
2、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1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理、文、史、经、管、法、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98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获批10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依被引次数排序)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农学和兽医学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6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球第20位。农业与林学位列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第41位。
3、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大学“强特色”建设高校。
学校坚守初心使命,建校7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6万名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始终位列省内高校前茅;服务国家战略,一批攻关研究成果应用于高原列车、C919大飞机、北京冬奥会、探月工程、天问一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助推山东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胶东国际机场、沿海高铁、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