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会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社会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外国语大学;而在省外,有11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重庆本省开设社会学类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外国语大学(498分)、重庆工商大学(49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外国语大学(地方专项)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06 |
2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498 |
3 | 重庆工商大学(地方专项) | 社会学类 | 本科 | 498 |
4 | 重庆工商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494 |
在重庆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人民大学(648分)、中山大学(613分)、吉林大学(607分)、中央民族大学(596分)、中国农业大学(595分)、上海大学(595分)、华东政法大学(588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75分)、华中农业大学(555分)、西南民族大学(51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648 |
2 | 中山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613 |
3 | 吉林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607 |
4 | 中央民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96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95 |
6 | 上海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95 |
7 | 华东政法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88 |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75 |
9 | 华中农业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55 |
10 | 西南民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10 |
11 | 西北师范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科 | 50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社会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现有全校教职工1354人,专任教师899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为50.95%,博士占比为46.50%。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3人,教育部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人次,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重庆市巴渝学者、英才计划40人次,“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2人次,重庆市宣传文化第二批“五个一批”人才、“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4人次,“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及“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40人次。现有全国一级学会、二级学会会长和副会长8人次。
2、中国农业大学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1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类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工程、食品制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全球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34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8名,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1项,其中主报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2项。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的总引用量保持在全球前千分之一,农业科学总引用量保持全球前万分之一。
3、西南民族大学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开放办学,多元融合。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近年来,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8个省区市在内的30多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记功集体”。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5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600余人次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