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湘潭大学;而在省外,有20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山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湖南本省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湘潭大学(578分)、湖南理工学院(501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48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湘潭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83 |
2 | 湘潭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9 |
3 | 湘潭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8 |
4 | 湖南理工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08 |
5 | 湖南理工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01 |
6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4 |
7 | 湖南工程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75 |
在湖南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山大学(646分)、南京理工大学(624分)、合肥工业大学(613分)、江南大学(611分)、南京邮电大学(610分)、辽宁大学(598分)、宁波大学(591分)、江苏大学(585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82分)、中国计量大学(56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山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46 |
2 | 南京理工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4 |
3 | 合肥工业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3 |
4 | 江南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1 |
5 | 南京邮电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0 |
6 | 辽宁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98 |
7 | 宁波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91 |
8 | 江苏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85 |
9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82 |
10 | 中国计量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9 |
11 | 青岛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8 |
12 | 北方工业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7 |
13 | 集美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0 |
14 | 长春理工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2 |
15 | 中北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7 |
16 | 西安工程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34 |
17 | 武汉纺织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33 |
18 | 福建理工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02 |
19 | 闽南师范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0 |
20 | 绍兴文理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南省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从2020年起,列为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先后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个,已招收1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来校学习。
2、宁波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152名、硕士研究生11805名、博士研究生594名,在校学生中国际学生975名。现有教职工3198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152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55名,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2.2%。教师中有全职院士1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学校主校区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梅山校区位于北仑梅山岛,总占地面积3189亩。另有科技学院慈溪校区,占地面积796亩。
学校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深入实施“五育并举”教育综合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现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本科生深造率从2020年25.6%提高至2023年36.4%。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连续8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原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2所);连续11年在全国“挑战杯”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全国仅5所)。学生就业率、毕业生一年后对母校满意度、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位列省属高校前列,2023年用人单位满意度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3、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办于1941年,前身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
建校80余年来,学校秉承“致知于行”校训,弘扬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进取意识”为内涵的“太行精神”, 以“服务国防、服务地方”为己任,已经为国家培养输送了 30 万余名又红又专、具有人文素养、国防底蕴、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宽广视野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他们遍布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书写了服务国防、服务社会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