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计算机类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1-18 10:14:13 新高考网

贵州计算机类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批的专科高校一共有9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贵州计算机类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贵州计算机类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计算机类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87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84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378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373分)、天津市职业大学(369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387
2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384
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378
4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373
5天津市职业大学计算机类专科批369
6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329
7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312
8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267
9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计算机类专科批264

二、在贵州招生专科批计算机类专业的院校简介

1、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85年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院,正厅级建制。建院之初,学院名广东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主要承担广东省科技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被科技部称誉为“地方继续教育的一颗明珠”。1989年更名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199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2001年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珠海校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等学院,并继续承担科技干部培训的任务。2007年学校从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学校开设招生专业57个,其中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1个、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1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5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5个,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3个、二类品牌专业14个,珠海市优势学科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省级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11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

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浮沉,与时代脉搏同起伏。百年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有识之士努力寻求振兴中华之路,认识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重要社会功效。在此背景下,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于保定设置了“直隶补习学堂”,直隶提学使司委任省视学张良弼先生为第一任堂长。1912年,学堂更名为“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是直隶仅有的一所中等工业专门学校。1934年定名为“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保定沦陷,学校被迫停课并迁址河南省新安县石寺镇、陕西省周至、西安等地艰难办学。1946年在天津新开河法政桥北(原天津商职旧址)复校,成立“河北省立保定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时在西安的“河北省立工业职业学校”在校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并入,之后恢复校名“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从天津迁至石家庄,定名“河北省工业学校”。1982年更名为“河北化工学校”。2002年5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升格改建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跨入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新时代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学以进德,工以养技”的校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奋力潮头,勇于开拓,不断巩固、深化国家骨干校和国家优质校建设成果,努力向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扎实迈进。(2024年4月更新)

3、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教育部代码:14267)。学校坐落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双福,占地896.5亩。全日制在校生16733人。

学校现有具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长江学者1人、三级教授6人、AHK中德双元制培训师138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劳动模范1人、巴渝学者1人,最美巴渝工匠1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最美教师3人,全国优秀辅导员3人。实训教师来自于大型企业及校办企业,拥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与高级技师等职称。为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2014年学校从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同济、人大、复旦、哈工大、中政大、北外、北体等"985"、"211”高校或专业领域全国著名高校引进百余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