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3-25 09:09:49 新高考网

湖北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5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应用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而在省外,有69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应用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大连理工大学。

湖北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湖北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应用化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北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北本省开设应用化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02分)、武汉科技大学(578分)、武汉工程大学(第07组)(554分)、武汉轻工大学(526分)、黄冈师范学院(49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本科批602
2武汉科技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批578
3武汉工程大学(第07组)应用化学本科批554
4武汉轻工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批526
5黄冈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97
6湖北理工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88
7汉江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80

2、湖北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北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大连理工大学(633分)、北京科技大学(625分)、兰州大学(624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18分)、暨南大学(第09组)(617分)、西南大学(611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11分)、江南大学(606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0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59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批633
2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批625
3兰州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批624
4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应用化学本科批618
5暨南大学(第09组)应用化学本科批617
6西南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批611
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化学本科批611
8江南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批606
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本科批600
10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应用化学本科批598
...
60宿州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79
61安康学院(第03组)应用化学本科批478
62忻州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78
63兰州文理学院(第02组)应用化学本科批477
64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77
65晋中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76
66曲靖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75
67白城师范学院(第03组)应用化学本科批472
68伊犁师范大学(第06组)应用化学本科批471
69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应用化学本科批45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北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6万余册,数据库53种,电子图书234万余册,电子期刊50万余册,拥有7个优势特色学科相关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平台,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名师140余人次,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50余个,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了一批在粮食、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2个、参与共建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2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高校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1个,老龄科研基地1个,中国梦研究中心1个。

3、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扬长补短”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22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体育部、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君远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交叉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5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7个。

相关推荐:

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