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草业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草业科学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7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草业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安徽招生草业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628分)、兰州大学(621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88分)、南京农业大学(581分)、北京林业大学(572分)、扬州大学(570分)、青海大学(561分)、四川农业大学(558分)、华南农业大学(555分)、宁夏大学(54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628 |
2 | 兰州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621 |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88 |
4 | 南京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81 |
5 | 北京林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72 |
6 | 扬州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70 |
7 | 青海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61 |
8 | 青海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61 |
9 | 四川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58 |
10 | 华南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55 |
11 | 宁夏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 | 544 |
12 | 山西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二批 | 471 |
13 | 山西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二批 | 470 |
14 | 吉林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二批 | 469 |
15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二批 | 458 |
16 | 新疆农业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二批 | 451 |
17 | 西藏农牧学院 | 草业科学 | 本二批 | 44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草业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5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476人。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1‰,农业科学进入前0.1‰。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2、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4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15.5亿元。获批包括优青、重点、重大项目课题、重点国合、联合基金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2项,经费2.30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9项,经费2.66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0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75项,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奖30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600余篇,授权专利1326项。学校在乳酸菌、蒙古羊、蒙古马、蒙古牛、野骆驼、牧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单位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38个,其中,以学校为第一技术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转化科技成果16项,转化进账经费6064万元。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集成攻关大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98个。获批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9个 ,自治区领军人才团队2个,成立校级创新团队27个。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承担该项目的高校之一。
3、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是社会主义新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之一,溯源于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1971年7月成立西藏民族学院迁校筹建处,当时农、牧、机电、财会等专业全部搬迁至林芝,1974年12月改为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同时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与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设置为西藏农牧学院。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模式,是西藏唯一一所集农工理管学科于一体、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农业院校。
发展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将学院建设成为高原特色鲜明、优势学科一流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农牧大学。
相关推荐:
广西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