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2-17 17:10:27 新高考网

四川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四川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四川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四川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四川本省开设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327分)、德阳科贸职业学院(24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科批327
2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科批241

2、四川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四川招生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424分)、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356分)、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7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科批424
2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科批356
3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科批274

二、在四川招生专科批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教发函[2004]21号),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国腾实业集团合作创办,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举办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2001年,现有7个学院,68个专业,在校学生17000余名。学校现有成都校区和什邡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400亩,其中,成都校区位于IT、电子类企业云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什邡校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什邡市。

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通过推进和落实发展规划,全面充实办学条件,继续强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重点突出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和特色发展,全力抓好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为实现“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的目标不断奋进。

2、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简介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创建于1965年。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学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紧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布局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数智化特色专业群14个,2024年全日制职业本科招生专业6个,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65个,分布在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等10个专业大类,打造专业群“高峰”“高原”“高岗”,形成对接智能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品牌。学校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出版国家规划教材99部,立项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8个、国家级课程22门、国家级实训基地13个。在“2024年金平果高职专业整体实力排行榜”中,学校10个专业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30个专业竞争力位列全国前5。

3、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始建于1987年10月,2003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省属全日制大学专科普通高校。2021年学院启动中专部招生,同时开展全日制中职教育,丰富办学层次。办学以来,始终遵从“育人为本、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自强、求实”的校训,现已全面转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内涵发展期;学院软硬件资源建设逐年完善提高,逐步向“省内双高、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迈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高 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努力奋斗。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智慧创新、促进就业创业的办学方向,紧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对接“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点战略。专业建设贴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备文化传承及服务社会能力的特色高校,今后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多途径、多类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构建现代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

学院逐渐形成以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交通、经管、师范、艺术设计等学科专业群为主,工、理、医、经管、艺术设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开设学科专业56个(含专业方向),中专部开设专业15个。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相关专业为主的科技生态专业群。现在校生规模达到20640人,其中中职在校生719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员达187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