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工程力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7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工程力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16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工程力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工程力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本省开设工程力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38分)、暨南大学(60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638 |
2 | 暨南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609 |
在广东招生工程力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628分)、西南交通大学(612分)、河海大学(607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2分)、长安大学(594分)、宁波大学(584分)、成都理工大学(581分)、长沙理工大学(563分)、重庆交通大学(552分)、西安科技大学(55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628 |
2 | 西南交通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612 |
3 | 河海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607 |
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602 |
5 | 长安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94 |
6 | 宁波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84 |
7 | 宁波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84 |
8 | 成都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81 |
9 | 长沙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63 |
10 | 重庆交通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52 |
11 | 西安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50 |
12 | 湖南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49 |
13 | 中北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45 |
14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40 |
15 | 兰州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25 |
16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 | 50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工程力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面向海外,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文理工医兼备,综合性特色显著,交叉融合潜力大。设有38个学院,60个系,18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种;有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2、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担当“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殿堂、社会服务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的崇高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3、宁波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152名、硕士研究生11805名、博士研究生594名,在校学生中国际学生975名。现有教职工3198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152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55名,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2.2%。教师中有全职院士1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学校主校区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梅山校区位于北仑梅山岛,总占地面积3189亩。另有科技学院慈溪校区,占地面积796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外1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和宁波市国际人文交流基地,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海外孔子学院2个。推进港澳台交流与合作,与港澳台29所高校签订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并开展交流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