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械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机械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0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机械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71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机械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机械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本省开设机械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44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522分)、肇庆学院(50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44 |
2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522 |
3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522 |
4 | 肇庆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批 | 509 |
在广东招生机械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58分)、同济大学(650分)、西北工业大学(642分)、大连理工大学(631分)、湖南大学(628分)、中南大学(625分)、南京理工大学(624分)、中国农业大学(623分)、北京交通大学(623分)、西南交通大学(62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58 |
2 | 同济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50 |
3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42 |
4 | 大连理工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31 |
5 | 湖南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28 |
6 | 中南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25 |
7 | 南京理工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24 |
8 | 中国农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23 |
9 | 北京交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23 |
10 | 西南交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622 | ... |
62 | 湖北理工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批 | 525 |
63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511 |
64 | 北方民族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509 |
65 | 洛阳理工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批 | 505 |
66 | 齐齐哈尔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499 |
67 | 泰山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批 | 497 |
68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 机械类 | 本科批 | 496 |
69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批 | 495 |
70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批 | 483 |
71 | 柳州工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批 | 48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机械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员单位、“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成员高校,与英、美、澳、日等国十多所高校开展了学分互认、学位联授合作,与波兰AGH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伊拉斯谟项目学术交流合作以及教师互派、学生交换合作,获批多项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海外名师”项目。先后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7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来华留学生,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体系。选派了近200人次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境外高校培训或访学。学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产教联合体,近两年获批部级交流项目2项。
2、西北工业大学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弘扬以“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为特质的“总师育人文化”,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无人系统等7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33万多名校友中,有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67位将军、63位两院院士。在航空领域,以杨伟、唐长红等为代表的约半数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中国航空工业成立70周年纪念表彰的5位“航空报国功勋奖”获得者中4位为我校校友,10位“航空报国杰出奖”获得者中6位为我校校友。从2005年至今的15届航空航天月桂奖获奖者中,有28位在我校学习、工作过。在航天领域,从早年“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杰出校友担任大型央企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3、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教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肯塔基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荷兰应用科技大学、拉德堡德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俄罗斯彼尔姆国立大学,希腊雅典农业大学,斯洛伐克农业大学,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加纳海岸角大学,多哥洛美大学,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韩国国立济州大学,日本山口大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等70余所国(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江苏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