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8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而在省外,有56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本省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兴义民族师范学院(415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41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15 |
2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12 |
在贵州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611分)、大连理工大学(609分)、苏州大学(589分)、深圳大学(583分)、南京邮电大学(580分)、福州大学(574分)、华南农业大学(551分)、天津工业大学(541分)、上海电力大学(538分)、西安科技大学(52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11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09 |
3 | 苏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89 |
4 | 深圳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83 |
5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80 |
6 | 福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74 |
7 | 华南农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51 |
8 | 天津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41 |
9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38 |
10 | 西安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23 | ... |
47 | 潍坊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20 |
48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06 |
49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97 |
50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96 |
51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96 |
52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95 |
53 |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 | 电梯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390 |
54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85 |
55 | 上海建桥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78 |
56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7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发端于1952年2月组建的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自此开启了黔西南地区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749人,其中正高职称78人,副高职称256人,引进和培养博士115人、硕士408人,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7人、省级教学金师6人,州管专家13人。
2、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学校校园现有两个校区(包括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设有21个学院(学部),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2个ESI国际排名前1%学科。
3、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基础设立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并入我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学校注重政产学研合作,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攻关,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致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搭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平台,建立和完善了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体系。与徐州、连云港、泰州等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各类产学研合作基地200余家。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组团,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获批设立淮海经济区首家雅思考点。2017年获批江苏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2021年获批全国首批“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
相关推荐:
江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河北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