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2-28 09:52:21 新高考网

重庆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大学;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重庆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重庆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重庆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重庆本省开设植物生产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大学(539分)、重庆三峡学院(45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南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539
2重庆三峡学院植物生产类本科457

2、重庆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重庆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79分)、华中农业大学(564分)、青海大学(534分)、石河子大学(508分)、长江大学(50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579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564
3青海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534
4石河子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508
5长江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502
6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495
7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490
8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482
9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47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重庆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199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50余人,有博士学位的240余人。建有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重庆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2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29人,巴渝学者等16人,重庆英才、巴渝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54人。

2、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涉及二级学科20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本科专业6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25门;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个,省级虚拟教研室3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全国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头实验室6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部级科研平台36个,省级科研平台63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部省合建盐湖化工、生态农牧大型系列研究设施,青海乡村振兴学院。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3248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项,科研经费总计达21亿元,鉴定科研成果110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3项,省部级及以上奖143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方位、多领域、有特色、高水平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加入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泰中教育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和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马兰西亚理科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055人,专任教师192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64人,副教授8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96人。获批国家、省部级人才项目、专家称号人选29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专家5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51人,硕士生导师121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64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