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7所。在本省,有22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大学;而在省外,有178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人工智能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交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人工智能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本省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大学(592分)、安徽师范大学(564分)、安徽工业大学(542分)、安徽理工大学(541分)、安徽工程大学(524分)、安徽中医药大学(501分)、合肥师范学院(499分)、皖西学院(475分)、巢湖学院(473分)、淮南师范学院(47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592 |
2 | 安徽师范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564 |
3 | 安徽工业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551 |
4 | 安徽工业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542 |
5 | 安徽理工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541 |
6 | 安徽工程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524 |
7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501 |
8 | 合肥师范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499 |
9 | 皖西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75 |
10 | 巢湖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73 | ... |
13 | 宿州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62 |
14 | 蚌埠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58 |
15 |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50 |
16 | 合肥经济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46 |
17 | 马鞍山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41 |
18 | 淮北理工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36 |
19 | 安徽新华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33 |
20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33 |
21 | 皖江工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32 |
22 | 安徽三联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8 |
在安徽招生人工智能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7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交通大学(687分)、南京大学(678分)、华中科技大学(667分)、中国人民大学(667分)、西安交通大学(666分)、北京师范大学(642分)、大连理工大学(641分)、北京邮电大学(639分)、湖南大学(637分)、吉林大学(6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87 |
2 | 南京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78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67 |
4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67 |
5 | 西安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66 |
6 | 北京师范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42 |
7 | 大连理工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41 |
8 | 大连理工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41 |
9 | 北京邮电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39 |
10 | 湖南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 | 637 | ... |
169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428 |
170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428 |
171 | 长春财经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7 |
172 | 广东白云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7 |
173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427 |
174 | 辽宁财贸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7 |
175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7 |
176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7 |
177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7 |
178 | 阳光学院 | 人工智能 | 本二批 | 42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人工智能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5.7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49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700余人,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0余人。学校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13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209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2、华北理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园。
坚持人才兴校发展战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450余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高端人才、燕赵学者、省管专家等优秀人才100余人。
3、曲阜师范大学
尼山在望,上庠煌煌。执铎以振,杏坛流芳。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成果。建校初期的“公社数学”曾受到毛主席的赞扬,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高性能晶体偏光器件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在应用数学、激光偏光、电气信息、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土地规划、物理化学、孔子儒学、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十三五”以来,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000余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22项,学校“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研究团队”在土壤碳循环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为陆地生态系统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在高端功用性金刚石的制备领域,破解“卡脖子”技术,实现产业化。“十三五”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2项。其中2019年获山东省属高校唯一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学校连续5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数量居省属高校前2位。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十三五”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800余项,科研经费9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4项,包括重大招标项目4项、重点项目28项;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居省属高校前3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总数连续六年位居省属高校第1位。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91项,连续2届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连续11届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0余项智库咨询报告被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