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2-24 10:49:30 新高考网

安徽机械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机械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86所。在本省,只有合肥工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机械类专业;而在省外,有89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机械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交通大学。

安徽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安徽机械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机械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安徽招生机械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合肥工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14

2、安徽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机械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8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交通大学(686分)、华中科技大学(659分)、西北工业大学(644分)、山东大学(638分)、中南大学(636分)、湖南大学(635分)、大连理工大学(634分)、中国农业大学(631分)、东北大学(629分)、南京理工大学(62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86
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59
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44
4山东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38
5中南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36
6湖南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35
7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34
8中国农业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31
9东北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29
10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本一批628
...
80哈尔滨商业大学机械类本二批470
81齐齐哈尔大学机械类本二批468
82黑龙江工程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58
83南阳师范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57
84北京城市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56
8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44
86西安思源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44
87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39
88哈尔滨石油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28
89柳州工学院机械类本二批42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机械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合肥工业大学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成效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持续广泛追踪报道。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

2、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今,共申请专利15501项,授权专利10057项;有2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85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2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高熵合金组织调控与强韧化机理”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科研成果,作出了重大科学贡献;“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基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地下工程安全精准爆破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平台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教学平台、教学实训机构81个。拥有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2个国家级双创教育平台;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教育部科研平台;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等3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平台;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油气钻采工程、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等3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肿瘤个体化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20个省级科研平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中石油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石油测井重点实验室等8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重点实验室;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开发中心等6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省非常规油气开发化学流体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14个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2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