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6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内蒙古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25所高校面向内蒙古招生城乡规划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城乡规划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本省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内蒙古工业大学(414分)、内蒙古师范大学(36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414 |
2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68 |
在内蒙古招生城乡规划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573分)、深圳大学(541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33分)、东北林业大学(512分)、南京林业大学(506分)、北京林业大学(505分)、山东建筑大学(492分)、青岛理工大学(475分)、华侨大学(472分)、沈阳建筑大学(46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573 |
2 | 深圳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541 |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533 |
4 | 东北林业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512 |
5 | 南京林业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506 |
6 | 北京林业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505 |
7 | 山东建筑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492 |
8 | 青岛理工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475 |
9 | 华侨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472 |
10 | 沈阳建筑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466 | ... |
16 | 大连民族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90 |
17 | 兰州理工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83 |
18 | 安徽科技学院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80 |
19 | 绵阳师范学院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53 |
20 | 吕梁学院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43 |
21 | 商丘师范学院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42 |
22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民办)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33 |
23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民办)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32 |
24 | 长春建筑学院(民办)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31 |
25 | 三亚学院(民办) | 城乡规划 | 本科二批 | 32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城乡规划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法、文、经、艺术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5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5个、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14个。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8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十四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7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900余项,获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个人奖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个人奖1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200余篇。开展产学研合作486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批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2、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建校41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3、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深厚建筑、水利、电力、地质等基础工业行业背景及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A类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实施高校,“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实施高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学校具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是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全国五所大学之一,曾是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全国百所大学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