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6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而在省外,有24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山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本省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31分)、梧州学院(40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31 |
2 | 梧州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04 |
在广西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山大学(639分)、四川大学(625分)、合肥工业大学(602分)、南京邮电大学(595分)、安徽大学(580分)、宁波大学(568分)、湘潭大学(555分)、中国计量大学(541分)、青岛大学(539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2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山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39 |
2 | 四川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25 |
3 | 合肥工业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02 |
4 | 南京邮电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95 |
5 | 安徽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80 |
6 | 宁波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68 |
7 | 湘潭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5 |
8 | 中国计量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41 |
9 | 青岛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39 |
1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27 | ... |
15 | 厦门理工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81 |
16 | 天津理工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71 |
17 | 苏州城市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59 |
18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6 |
19 | 绍兴文理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3 |
20 | 珠海科技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8 |
21 | 渤海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7 |
22 | 武夷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0 |
23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388 |
24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36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人才培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10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入选第一批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学校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学校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和“TI杯”。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位列全国44位。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苏州城市学院
苏州城市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98年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是在教育部首批登记设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获准成为独立学院。2020年12月,教育部函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
苏州城市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苏州大学支持办学。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贵州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