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3-11 08:19:29 新高考网

广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只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海南大学。

广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广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广西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388

2、广西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海南大学(531分)、云南农业大学(477分)、福建农林大学(464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450分)、黑龙江大学(44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海南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一批531
2云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77
3福建农林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64
4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50
5黑龙江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40
6天津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39
7潍坊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20
8甘肃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08
9辽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本二批40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沿边境、邻首府、近机场、连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陆路门户、“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崇左市。学校分别于2016年、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广西新一轮硕士学位B类立项建设单位。

【服务地方】学校大力挖掘办学潜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校地融合,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工作,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桂西南高端家居设计产业学院、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学院建设、广西云融媒产业学院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建有崇左市壮族文艺创作基地,市级人才小高地,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崇左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专业和“桂西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会”;与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共建“崇左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崇左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共建崇左市高校和科研院所智库;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与崇左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结成共建单位,在民族音乐、民族工艺美术、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培育和弘扬。学校成功入驻广西科技创新券服务平台,共享科研资源数据,推动成果转化。

2、海南大学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192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91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688人,在站博士后187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68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涌现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典型。

3、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会福州,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科研成果斐然。学校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构建平台-项目-成果“三位一体”科技创新链条,在菌草、蜜蜂、兰花、杉木、水稻、甘蔗等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有害生物生态防控、生态治理、生物质利用等应用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学校高起点建设海峡联合研究院、海峡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大食物观研究院等10余个校内一流创新平台。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1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平台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同时,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试验站、分中心)1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1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三大科技奖35项,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在农林作物基因组、植物学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先后破译甘蔗、龙眼、菠萝、四倍体花生栽培种、兰花、睡莲、闽楠、斑茅、番木瓜、福州单瓣茉莉与双瓣茉莉、六倍体麻竹等基因组。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14篇高水平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第22位、全国“双非”高校第2位、福建省属高校首位。

相关推荐: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