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13 11:29:32 新高考网

贵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6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民族大学;而在省外,有104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大学。

贵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贵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贵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贵州本省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民族大学(477分)、贵州理工学院(434分)、贵阳学院(42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贵州民族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477
2贵州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438
3贵州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434
4贵阳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428

2、贵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大学(585分)、河北工业大学(564分)、太原理工大学(555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53分)、广西大学(548分)、天津工业大学(540分)、上海电力大学(535分)、广东工业大学(531分)、重庆理工大学(530分)、天津理工大学(52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苏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85
2河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64
3太原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55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53
5广西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48
6天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40
7上海电力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35
8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31
9重庆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30
10天津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一批528
...
95武汉晴川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9
96辽宁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7
97南通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7
98上海杉达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7
99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6
100黑龙江工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5
10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4
102汉口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3
103宁波财经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1
104无锡太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二批37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贵阳学院

贵阳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由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先生主持创立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1957年更名为贵阳市师范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后贵阳市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普通本科高校。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3年完成“省属省管”管理体制改革,迈上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贵阳学院注重开放办学,服务社会。学校立足贵阳贵安,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等地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交流。学校是教育部明确的天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高校。学校先后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加拉信大学等七十余所境外高校达成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并建立起了交换生、语言生和学历生三个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2、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3、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从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林理融合、林工融合、林文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十佳大学、“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省级绿美校园、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获批成立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1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个、创新联盟3个。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2个。有院士工作站5个、专家工作站10个。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4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6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昆明市国际研发中心1个。设有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2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5个、研究基地1个、智库2个,社科普及基地2个。2010年至今先后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0项。2023年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1人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办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相关推荐: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