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2所。在本省,只有湘潭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经济学类专业;而在省外,有47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武汉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湖南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湘潭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湘潭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76 |
在湖南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武汉大学(654分)、中山大学(652分)、厦门大学(641分)、华南理工大学(633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38分)、山东大学(629分)、四川大学(627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21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20分)、中国农业大学(62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武汉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4 |
2 | 中山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2 |
3 | 厦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41 |
4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39 |
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38 |
6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33 |
7 | 山东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29 |
8 | 四川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27 |
9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21 |
10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20 | ... |
38 | 济南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55 |
39 | 安徽财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44 |
40 | 石河子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41 |
41 | 海南师范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40 |
42 | 长江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8 |
43 | 天津商业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0 |
44 | 河北地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91 |
45 | 山东工商学院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70 |
46 | 北方民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62 |
47 | 北方民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5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湘潭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30多个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方入选高校和“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入选高校,分别与西班牙莱昂大学和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2、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推进“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地下工程、生殖医学等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古典学术优势充分彰显,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
3、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物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等21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新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一般社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10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学科评估结果:1个B+级学科(第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