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管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03 11:26:05 新高考网

福建管理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管理科学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财经大学。

福建管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福建管理科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管理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福建管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管理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财经大学(560分)、河南农业大学(517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51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本科批560
2河南农业大学管理科学本科批517
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本科批515
4邵阳学院管理科学本科批480

二、在福建招生管理科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2022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食收储运加技术和粮食流通信息化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学校获批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横向课题1200余项,撰写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刊发。近年来,学校数份提案被全国政协立案并交国务院相关部委会商办理,收到国务院相关部委专函答复,多项建议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采纳。数十项报告和建议获省主要领导和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多项成果被省政府办公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纳,为国家和地方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积极贡献力量。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优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建有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近三年,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创新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近1500项。学校设有本科生导师制,以本科生为主力撰写的《退休行为及退休年龄研究》《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等专著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多年来,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多次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荣誉称号,是河南省确立的“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财经政法类分市场”和“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3、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医学类专业办学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由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本,2016年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

开放办学步伐加快。学校坚持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城校共生”发展模式,先后与邵阳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中科曙光、中国电信、湘电集团、湘窖酒业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中科曙光、湘窖生态酿酒等6个产业学院和老挝研究院、魏源研究院等4个研究院,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

相关推荐:

管理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