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4-23 13:28:06 新高考网

四川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只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四川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四川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四川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四川招生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9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器适航技术本一批559

2、四川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四川招生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36分)、中国民航大学(591分)、南昌航空大学(53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本一批636
2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本一批591
3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本二批532
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飞行器适航技术本二批508

二、在四川招生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民航局直属的部省共建本科高校。学院作为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经过近70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理、工、文、管、法、艺、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民航飞行员、工程技术和民航运行管理人才为主的办学格局,其中全民航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从这里启航,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成为世界民航职业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安全最好、质量过硬,享誉国内外民航的高等学府。

学院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国际和地区民航组织,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民航机构、航空院校,与波音、空客、通用电气、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均建立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是亚洲第一个入选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空人才计划”的全日制大学,是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培训升级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成员。长期以来,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依托国家“澜湄合作”和民航局“一带一路”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支持配合国产飞机“走出去”和国家海外重大基建项目战略规划,大力开展对外教育培训和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先后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飞行、机务、空管、机场、签派、空乘等民航专业岗位人才,为其民航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学院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选拔多批次优秀学生、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境)外留(访)学、实习、短期交流,累计达6000余人次。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91.8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316.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70个中外文数据库,1366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609人,其中专任教师230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611人,博士生导师646人,全职院士5人,柔性引聘院士28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3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千余人次。现有学生36150人(其中本科生19715人,研究生15766人,学位留学生669人)。

3、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一所工、管、理、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行业性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面向未来,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学校将以航空领域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以解决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卡脑子”“卡脖子”问题为牵引,着力打造“五纵一横一园”的科技发展格局。在民机安全性与适航、空域融合安全运行、未来机场与智能装备、通用航空与智能网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五大研究院,建设航空法学协同创新中心,冲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按照“超前探索、领先创新、夯实基础、支撑发展”的理念,协同打造航空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关推荐: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