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新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7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新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大学;而在省外,有94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新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浙江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新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本省开设新闻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大学(572分)、六盘水师范学院(515分)、贵阳人文科技学院(49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贵州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572 |
2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521 |
3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515 |
4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93 |
5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84 |
在贵州招生新闻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浙江大学(654分)、中国传媒大学(636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22分)、暨南大学(617分)、华东政法大学(615分)、西南财经大学(614分)、西南大学(614分)、厦门大学(606分)、北京体育大学(600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59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浙江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54 |
2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36 |
3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22 |
4 | 暨南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17 |
5 | 华东政法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15 |
6 | 华东政法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15 |
7 | 西南财经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14 |
8 | 西南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14 |
9 | 厦门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06 |
10 | 北京体育大学 | 新闻学 | 本一批 | 600 | ... |
85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82 |
86 | 上海杉达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82 |
87 | 上海建桥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80 |
88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80 |
89 | 武汉晴川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79 |
90 | 文华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78 |
91 | 西安外事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78 |
92 | 辽宁传媒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77 |
93 | 西安欧亚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77 |
94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新闻学 | 本二批 | 47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新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磷化集团、中烟贵州分公司、贵阳农投集团、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
2、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3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创刊于1966年,现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体育运动科学(英文)》)(Journal of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SSEJ创办于2019年,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
3、大连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目标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学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17亩。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生物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等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行政管理、产品设计、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统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视觉传达设计等2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10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组建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学校拥有生物工程、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林业、艺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智库等18个。拥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省部级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部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获批组建文冠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1人,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4项、二等奖30项。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的本科创新教育、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国际化等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近7万人,就业率连续24年保持在90%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