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政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财政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只有安徽财经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财政学类专业;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财政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财经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财政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安徽招生财政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安徽财经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39 |
在安徽招生财政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财经大学(635分)、中央财经大学(632分)、西南财经大学(613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98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77分)、南京财经大学(571分)、浙江财经大学(568分)、天津财经大学(563分)、山东财经大学(546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52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635 |
2 | 中央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632 |
3 | 西南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613 |
4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98 |
5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77 |
6 | 南京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71 |
7 | 浙江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68 |
8 | 天津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63 |
9 | 山东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46 |
10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23 |
11 | 重庆工商大学 | 财政学类 | 本一批 | 516 |
12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财政学类 | 本二批 | 481 |
13 | 武汉学院 | 财政学类 | 本二批 | 44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财政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始建于合肥,时名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学校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目前,学校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拥有蚌埠龙湖东、西两个校区和合肥高等研究院,占地面积1450余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百佳食堂”、首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学校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922人,继续教育学生1万余人。现有50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专业占比位居安徽省高校第2。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学校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成绩,位列2019至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人文社科类高校第4。学校不断推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新文科”“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实践“新经管”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2、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二)坚持国际化战略。学校力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国际影响力。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名师荟萃,群贤毕集。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270人。学校共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11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人次,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名师、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1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荆楚社科名家4人,湖北名师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3人。
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
天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