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理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4-19 16:06:20 新高考网

陕西地理科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陕西招生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陕西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11所高校面向陕西省招生地理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陕西地理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陕西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陕西省招生地理科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陕西地理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陕西本省开设地理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陕西师范大学(553分)、西北大学(52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553
2西北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528

2、陕西地理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陕西招生地理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583分)、南京师范大学(566分)、兰州大学(555分)、郑州大学(540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67分)、江西师范大学(465分)、山东师范大学(450分)、河南大学(446分)、重庆师范大学(445分)、海南师范大学(44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农业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583
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566
3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555
4郑州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540
5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467
6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465
7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450
8河南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446
9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二批445
10海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批444
11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二批420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陕西省招生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陕西招生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2、中国农业大学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1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权益服务、引领学风建设,引导学生规范有序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校现有学生社团86家,包含思想政治类、志愿公益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创新创业类等多种类型。学校按照“一团一品”原则,着力打造学生社团特色品牌活动,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尽展其才、彰显风采。当前我校学生社团已成为一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我校学生社团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团队”“榜样100全国最佳大学生社团”“全国百强社团”等百余项荣誉称号。学校持续聚焦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3000余名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200余项荣誉称号。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热情不断提高。

3、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设。围绕培养社会中坚骨干人才的目标定位,着力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自主发展多样成长的四个理性选择,启动“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全省率先开展公费师范生教育,实施本硕、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研究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高校。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等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生各类竞赛成绩突出,实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三大创新创业赛事特等奖和金奖的全覆盖,夺得2座“优胜杯”,成为全国唯一五届蝉联全国“互联网+”大赛“先进集体奖”(全国20强)的师范类院校;学生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获得金牌,在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夺得2枚金牌;在第八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等级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居全国高校第71位、师范院校第4位,在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居全国高校第93位、师范院校第5位。学校先后获批全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首批“宏志助航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盛赞学校为一所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情怀、名校气质的“模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