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管理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管理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只有邵阳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管理科学专业;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管理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财经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管理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湖南招生管理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邵阳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邵阳学院 | 管理科学 | 本科批 | 456 |
在湖南招生管理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财经大学(564分)、河南理工大学(530分)、河南农业大学(52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财经大学 | 管理科学 | 本科批 | 564 |
2 | 河南理工大学 | 管理科学 | 本科批 | 530 |
3 | 河南农业大学 | 管理科学 | 本科批 | 522 |
4 | 温州肯恩大学 | 管理科学 | 本科批 | 492 |
1、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医学类专业办学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由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本,2016年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055人,其中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215人,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803人,博士480人(含在读)。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有省级优秀研究生教学团队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2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为名誉校长。通过引进和培养并举,建立了“资峰学者”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四个层次的人才梯队,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121人才工程”专家、湖湘青年英才等126人为代表的高水平梯队式人才集群。
2、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2022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主办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202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栏目获评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质量检查与评估活动“特色栏目奖”。
3、河南农业大学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120余年的办学历程,见证了河南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见证了河南近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7年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学校建有郑州文化路校区、龙子湖校区和许昌校区,占地面积264.83万m²。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4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在校生3389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36人,硕士研究生4854人,本科生28506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6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79人,博士学位14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各级各类人才123人。先后获评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高校、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
相关推荐:
北京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