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利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4-05 12:43:45 新高考网

江苏水利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水利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只有河海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水利类专业;而在省外,有12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水利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江苏水利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江苏水利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水利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江苏水利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江苏招生水利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河海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河海大学水利类本科批644

2、江苏水利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苏招生水利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640分)、华北电力大学(624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20分)、郑州大学(606分)、长安大学(596分)、吉林大学(594分)、东北农业大学(590分)、长沙理工大学(579分)、重庆交通大学(553分)、昆明理工大学(54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类本科批640
2华北电力大学水利类本科批624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类本科批620
4郑州大学水利类本科批606
5长安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96
6吉林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94
7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90
8长沙理工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79
9重庆交通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53
10昆明理工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42
11桂林理工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28
12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类本科批514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水利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苏招生水利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109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高校,已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千名各类人才,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28所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走出去”战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我国海外工程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现有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清洁能源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和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分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60强和前1‰行列;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3、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发起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公路工程标准系列对接国际论坛,推进交通国际标准协同计划。深度参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的策划、组织、运行。与中国路桥、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企业携手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伙伴计划。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