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5所。在本省,有14所高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财经大学;而在省外,有102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辽宁本省开设财务管理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财经大学(548分)、大连外国语大学(543分)、大连民族大学(524分)、沈阳大学(517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95分)、辽宁科技大学(491分)、辽东学院(489分)、沈阳工程学院(489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449分)、大连财经学院(44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北财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48 |
2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43 |
3 | 大连民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24 |
4 | 沈阳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17 |
5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95 |
6 | 辽宁科技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91 |
7 | 辽东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89 |
8 | 沈阳工程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89 |
9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49 |
10 | 大连财经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48 |
11 | 沈阳城市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9 |
12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7 |
13 | 辽宁财贸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09 |
14 | 辽宁理工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09 |
在辽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师范大学(602分)、江西财经大学(590分)、北京语言大学(586分)、宁波诺丁汉大学(577分)、四川农业大学(575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71分)、北京物资学院(569分)、湘潭大学(567分)、天津科技大学(562分)、吉林财经大学(55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师范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602 |
2 | 江西财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90 |
3 | 北京语言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86 |
4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77 |
5 | 四川农业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75 |
6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71 |
7 | 北京物资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69 |
8 | 湘潭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67 |
9 | 天津科技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62 |
10 | 吉林财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559 | ... |
93 | 长春建筑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7 |
94 | 长春科技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3 |
95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3 |
96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2 |
97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1 |
98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21 |
99 | 哈尔滨广厦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16 |
100 | 柳州工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16 |
101 | 南宁理工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14 |
102 | 西北民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0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辽宁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由职工捐资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是辽宁省第一所民办本科大学,坐落在渤海之滨、历史名城大连旅顺。学校始建于1964年10月,时名辽宁省对外贸易局职业学校,在沈阳、大连两地办学。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9年在大连市甘井子区三道沟恢复办学,定名为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隶属于外贸部管理。1985年,外经贸部同意拨款征地建新校区。1987年,学校迁址至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沟新校区,对外经贸大学大连培训中心在学校设立。1989年,学校从外经贸部下放到辽宁省外贸局管理。1997年4月,辽宁省外经贸厅同意在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民办分校。1999年7月,教育部批准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民办分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定名为万成经贸职业学院。2000年4月,辽宁省教育厅批准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实行国有民办的办学管理体制,由万成经贸职业学院实施管理。2001年2月,辽宁省政府批准万成经贸职业学院更名为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2003年9月,学院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招收四年制普通本科生。2005年3月,教育部批准建立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管理。2006年6月,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决定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分离,继续开展中专教育,后并入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学校先后与国家商务部、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辽宁省商务厅、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政府、辽宁省对外贸易企业协会、中国外运辽宁公司、简柏特(大连)有限公司、东软集团、中国银行大连分行等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的近30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境)外高校开展了9个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和18个其他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学校建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院、国别研究院、区域旅游研究中心等13个校级科研平台。
2、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
北语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学校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有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语言智能与技术实验班、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三个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新建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语言学系和第一个“语言学”本科专业,“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迄今为止,学校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3、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工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84年建校的鸡西大学,1988年鸡西市经委职工大学、鸡西广播电视大学并入;1999年鸡西市师范学校并入。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黑龙江工业学院。202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启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新征程。
工学领航,桃李芬芳。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0400人;现有10个学院,开设29个本科专业(工学15个、文学4个、管理学3个、教育学2个、艺术学2个、法学2个、经济学1个),采矿工程和财务管理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教职工6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77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3个,由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和百名教授领衔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2022年获评2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学校秉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人才培养理念,践行“修德修能、成人成事”校训精神,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紧密对接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坚持新发展思路,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校企联合共建了省级石墨现代产业学院和无人机学院等产业学院,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能就业、敢创业、可创新”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荣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设在校内的“校政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合体、创业园、创新基地、技能培训基地,以及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近年来,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工商银行杯”金融创意大赛全国直通就业奖励、“四煤城”高校各类大赛捷报频传、师生300余项“双创”成果,助力鸡西创新型城市建设。 服务地方,融合发展。学校与域内多个企业和研发机构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万余人次。建有等离子体生物质材料研发与检测、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2个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矿山破碎机等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中国俄罗斯侨民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牵头制定了《220KV及以下交流输电线路电容补偿融冰技术规范》《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制备打印机碳粉的方法》2项省级标准。“十四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293余项;获各级各类奖项45余项;发表论文625余篇,其中被SCI、EI、EI会议、CSSCI、CPCI、CSCD等收录150篇;出版专编著教材等58部;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376余项。连续四年获得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优秀分站称号。放电等离子体石墨提纯协同创新科研基地建设项目获省专项资金400万元。“基于AFS的农机田间作业激光定位辅助系统创新团队”成功入选2023年度鸡西“金鸡行动”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获批项目资金80万元。与龙煤集团等40余家域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举办了两届“服务龙江煤企转型发展”高端论坛,大巷软岩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石墨新材料、生物质秸秆液化、智慧农业等领域10余项校企合作成果实现转化。成立了学校科学技术协会,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正在建设的石墨现代产业园区,将成为引企入校产教深度融合示范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
相关推荐:
陕西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