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融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陕西招生金融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28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陕西省招生金融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陕西招生金融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人民大学(655分)、南开大学(634分)、中央财经大学(628分)、华东师范大学(626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25分)、中南大学(606分)、西南财经大学(598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99分)、东北财经大学(570分)、天津财经大学(54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55 |
2 | 南开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34 |
3 | 中央财经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28 |
4 | 华东师范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26 |
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25 |
6 | 中南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06 |
7 | 西南财经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04 |
8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602 |
9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599 |
10 | 西南财经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598 | ... |
19 | 山东财经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96 |
2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一批 | 495 |
21 | 湖南工商大学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93 |
22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83 |
23 | 浙江万里学院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66 |
24 | 成都锦城学院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52 |
25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51 |
26 | 桂林学院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43 |
27 |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36 |
28 | 天津天狮学院 | 金融学类 | 本科二批 | 41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陕西省招生金融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校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791人(截至2024年5月7日),博士、硕士研究生5907人,外国留学生576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10000多人。 历史沿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1970年10月至1977年11月曾称“广东外国语学院”)和1980年12月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先后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划转广东省管理。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1996年4月成立的广东财经职业学院(1996年4月至2001年7月曾称“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面向学术理论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现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加拿大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等7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等27个省级科研平台,“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中心”等8个市级科研平台,合作共建国际湾区研究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领域,组建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阐释学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等多个科研大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队。 学校开展有组织科研,承接国家级科研任务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产出与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四五”以来,获立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8项,其中文科类国家级重大项目17项,排名并列全国第17,广东省第3。获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66项,获省部级以上政府科研成果奖76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实现零的突破。在SSCI、SCIE、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和国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学校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为学校外语学科“冲一流”、实现学科高效能“双轮驱动”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国际经贸探索》《现代外语》持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分别获得“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 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 国(境)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国际交流合作PRIME”计划,推进国际化高端合作平台构建、国际化科研及社会服务提速、国际化影响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国际化师资队伍优化等五大任务,促进教育国际化卓越发展。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已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2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有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着力打造国家留基委“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OECD人才培养项目”“高端传译人才培养项目”等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欧洲文化研究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以及“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注重提升管理国际化水平,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2、桂林学院
桂林学院(Guilin University,代码:13641)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桂林市唯一一所由市委、市政府主办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协同育人扎实推进。学校大力推进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路径的转型发展,与浙江名淘集团、广州粤嵌集团、东软集团、中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名淘电商学院”“粤嵌电子工程学院”“东软软件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在桂林市教育局及所辖县(区)教育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教育局挂牌共建“师范专业协同育人中心”,在泰国孔敬府教育厅挂牌共建“中国·广西·桂林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与泰国上议院教育委员会在校内挂牌共建“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基地”。成功承办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7年年会暨全国独立学院第12次峰会、第三届桂台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广西高校第三届“千里杯”(大学组)足球联赛和广西高校第18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总决赛。
3、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类型为独立学院。学院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特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紧贴市场、突出特色、强化就业”的办学思路,以建成拥有现代化办学设施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一流综合性高等学校为目标,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建立有健全的奖励资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勤工助学等奖助项目。学院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本,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努力活跃学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2012级环境工程专业唐建哲同学被评为“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国教育报》曾对我院开展的“寸草春晖,感恩父母”感恩教育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