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1-28 17:27:47 新高考网

湖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11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湖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湖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南本省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383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366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35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83
2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66
3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66
4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56
5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274

2、湖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荆州理工职业学院(334分)、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16分)、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303分)、赣州职业技术学院(300分)、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8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34
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16
3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03
4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300
5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283
6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261
7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批25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专科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简介

1、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是湖南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其前身是2005年3月创建的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7月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5月,教育部批复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学校实行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管,以株洲市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省教育厅归口管理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为办学定位,秉持“厚德、精技、笃学、致用”校训精神,获评中国特色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军士生院校、湖南省公费师范生本科联合培养院校、湖南省“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示范单位等荣誉。 学校占地面积1592亩,现有专任教师102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7500余人,设有车辆工程学院、车辆运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航海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服饰艺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军士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全日制本科专业6个、全日制专科专业43个。 学校坚持立足区域、扎根行业。以汽车类专业为主体,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支撑进行布点,形成服务湖南省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体的专业群格局,对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集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建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3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4门。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携手宝马、沃尔沃、保时捷、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广汽本田、中车电动、北京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陕汽重卡、用友新道等企业,建有产业学院6个、校内共建实训基地20余个。建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以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为重点、以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为专家顾问的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1个,产教融合研究院、科教融汇研究院各1个。近五年,立项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科创平台(团队)17 个、市级科创平台2个。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5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56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1400余万元,推动应用技术创新和专利成果转化近100项,年均开展社会培训38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教学相长。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5.20%,“双师型”教师占比66.27%。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5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2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3人。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7项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最高奖奖励。近五年内,在职在岗教师获得国家奖励及荣誉70项,学生在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9项,二、三等奖15项,省一等奖51项,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省级一等奖14项。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4%以上,省内就业率占比超过61%,长株潭地区就业率超过53%。 学校坚持党团共建,聚力前行。现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活力团支部2个、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1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人。 学校坚持智慧管理,创新发展。以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了“三可视一精准”(学生成长可视化、教师发展可视化、办学水平可视化、管理服务精准化)为核心的数字校园。以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新型校园环境、校级智慧平台、全域应用场景建设,同步推进教学流程重构、应用模式创新、评价方法改革,塑造数字化转型新生态,实现教、学、管、评全方位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上作专题交流,并被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推介。 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在党委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内涵发展、守正创新提质,朝着全面建成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湖汽贡献。(数据截止到2024年6月6日)

2、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21年与荆州教育学院(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合并后实行“一校三区”办学。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非全日制学生一万五千余人。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风严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战略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深度对接全市4个千亿产业和4个过五百亿产业打造特色专业(群)。已形成机械、建筑、电子信息、化工、管理、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等7大类传统优势专业群,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3大类新兴产业专业群,打造了“美的产业学院”“照明工坊产业学院”“店长学院”3个现代产业学院。共开设45个专业,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为国家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保险实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为湖北省特色专业。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已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拥有13个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建有包括中央财政支持智能光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在内的1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包括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湖北省集训地在内的8个省级重点建设基地以及10个市级重点建设基地。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学校承担“国培”“省培”培训项目,为全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民办高职院校。学校始创于1986年,1996年在华丽服装学校的基础上设置新余市华丽服装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定名为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坐落在江西省新余市劳动北路919号。学校占地面积759131平方,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现设8个二级学院,开设了33个高职专业和3个长学制试点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3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41%,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占比20%。学校拥有国家重点扶持实训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就业育人项目2项,获评省级一流核心课程1门,国家级基层就业卓越奖1项,建有省级服务人才培训基地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和省级提质培优项目1项。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应急消防、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构建了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应急技术和智慧康养为重点的一批特色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23年与博迅集团、江西理工大学联合成立“江西应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