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设计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3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美术学院;而在省外,有41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工业设计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工业设计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重庆本省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美术学院(510分)、重庆理工大学(49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美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本科 | 510 |
2 | 重庆理工大学(地方专项) | 工业设计 | 本科 | 504 |
3 | 重庆理工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94 |
在重庆招生工业设计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22分)、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外合作)(615分)、湖南大学(611分)、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606分)、吉林大学(600分)、江南大学(594分)、南京理工大学(586分)、北京工业大学(581分)、福州大学(569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6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622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工业设计 | 本科 | 615 |
3 | 湖南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611 |
4 | 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 工业设计 | 本科 | 606 |
5 | 吉林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600 |
6 | 江南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594 |
7 | 南京理工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586 |
8 | 北京工业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581 |
9 | 福州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569 |
1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工业设计 | 本科 | 567 | ... |
32 | 武汉纺织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96 |
33 | 大连交通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93 |
34 | 太原科技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87 |
35 | 合肥学院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76 |
36 | 岭南师范学院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75 |
37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72 |
38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71 |
39 | 淮阴工学院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71 |
40 | 山西工学院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60 |
41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 | 45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工业设计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重庆理工大学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对外称士继公学),曾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为先,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培育和汇聚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以及重庆英才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300余人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2、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为国防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标准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哲社基地)75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首创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快速计算方法,建立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合成了全球首个氮五阴离子盐,成果在《Science》《Nature》发表,引领国际新型高能含能材料发展;发明高温PST钛铝单晶,攻克钛铝合金室温脆性大和服役温度低两大国际性难题,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发展;研制出国内首个固态图像增强器件和红外图像信号处理专用芯片。“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71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覆盖。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6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77人,博士生导师393人。有两院院士(含双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3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4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127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1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相关推荐:
云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